今日六大机构货币黄金原油观点分析(2025年5月21日)
文 / 林雪
2025-05-21 13:08:32
来源:亚汇网
不可否认,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黄金是十分优秀的投资组合多元化配置工具,但其本身作为无息资产,且在近期表现出的高波动性以及通胀对冲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投资者不应对其过度依赖。现货黄金自2022年以来价格近乎翻倍,地缘冲突的持续升温推升市场对黄金的避险需求,美国财政隐忧与美元前景争议加剧买盘,新兴市场央行持续增持进一步助推金价。
我认为,投资者在配置黄金前需要关注其四大特性:其一,长期回报高度依赖入场时机——近35年其风险调整后收益为主要资产最差,近25年却成表现最佳资产;其二,波动性显着且易长期停滞,因无内生收益,价格完全由通胀预期、宏观压力等情绪面驱动,如1980年高点经通胀调整后直至2025年2月才收复;其三,通胀对冲作用存疑,近40年与美通胀平均负相关,2020-2022年通胀期金价反下跌;其四,零收益特性在当前债市4-5%收益率环境下机会成本凸显,而基础设施等核心实物资产超2/3回报来自稳定收益,兼具防御性与现金流优势。
在当前的环境下,黄金可作为地缘风险与去全球化的对冲工具,适度配置能增强组合灵活性,但不可替代收益型资产。相较之下,基建、地产等实物资产在提供类似防御属性的同时,兼具收益稳定性。投资者应将黄金纳入多元配置框架,而非作为单一避险依赖——在不确定性时代,持有黄金有其合理性,但押注其为唯一分散工具并不可取。
分析师Bruce Powers:黄金若无法企稳...表明空头压力仍存,届时或面临再度回调的风险
周二,现货黄金强势突破近5日的高位3266美元后一度触及3290美元,成功测试20日均线所处的阻力。自上周四黄金从50日均线反弹以来,首次触及上行目标。并且在今日开盘之后顺利突破至3300美元关口之上。
日线级别图表显示,黄金自4月22日创下历史新高3500美元之后,持续的回调形成了一条小型看跌通道,呈现典型的下降ABCD结构。而在上周跌至3140美元之后完成了首轮下行目标,后续出现的反弹夯实了50日均线所带来的支撑。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12月末以来形成的看涨通道的下轨也在该支撑附近,形成技术面的双重支撑。在确认支撑有效性后多头重新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并且黄金在周二已经收于20日均线3288美元之上,若今日能够确认企稳有望朝着趋势线交汇的重要阻力位3375美元发起挑战。但若未能企稳,则表明空头压力仍存,需警惕再度回调的可能。
分析师JamesHyerczyk:美油回吐部分涨幅,在关键阻力压制下或暗示看涨动能疲软?
周二,WTI原油期货价格延续了此前的盘整格局,日内仅小幅收涨。地缘政治风险与供应端变量持续压制市场情绪。伊朗核谈判虽然进展迟滞,但成功达成协议后的30-40万桶/日的出口增量预期持续施压市场情绪。与此同时,美国对俄罗斯制裁措施的摇摆态度,叠加俄乌停火谈判推进缓慢,为全球能源流动格局增添不确定性。
油价在今日开盘后虽然出现一轮暴拉,但后续回吐了半数涨幅。技术面显示,WTI原油期货价格仍受制于5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SMA)63.87美元,作为短期上行的关键阻力,这种情况暗示原油的看涨动能疲软,市场保持盘整格局的概率较高。下行方面,61.89美元为短线回调的支撑,或将有效遏制近期回调幅度。
荷兰国际银行:俄乌、伊朗谈判均无实质突破,原油市场紧盯制裁前景
昨日,原油市场勉强录得小幅上涨,布伦特原油价格维持在65美元/桶以上。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之间原定的通话,似乎并未取得任何重大突破。特朗普表示,俄罗斯与乌克兰将开始就结束战争举行会谈。然而,普京则称其主要目标仍在于“消除危机的根源”。因此,俄方似乎并无多少意愿做出任何让步。如此一来,既未出现对俄罗斯进一步制裁的威胁,也未设定具体的谈判时间表。尽管如此,市场仍存在担忧,认为随着特朗普将谈判事宜交由俄乌双方自行处理,美国可能会从其调解人的角色中后退。能源市场一直密切关注潜在的和平谈判,若最终能达成协议,则可能促使对俄罗斯的制裁有所松动。
伊朗核谈判似乎正遭遇一些阻碍。美国方面已表示,任何与伊朗达成的协议都必须包括中止铀浓缩活动,这被视为一条“红线”。而伊朗方面则回应称,此事“绝对没有商量余地”。尽管间接谈判为最终达成核协议带来了可能性——若能达成,将有望解除制裁并增加伊朗的石油供应——但最新的进展表明,要达成这样一项协议绝非易事。
摩根士丹利:美国财政赤字将继续攀升,美债可参考的交易策略为......
近期,共和党凭借微弱多数席位,运用预算调节程序推动立法进程。延长《减税与就业法案》(TCJA)到期条款获党内广泛支持,但新增减税措施(如制造业税收抵免、小费免税)需通过“资金来源”平衡政治可行性。预计最终方案将包含稀释版《通胀削减法案》(IRA)税收抵免退坡及社会福利支出削减。
在基准的情景预测下,财政方案将由减税延期与增量减税构成,主要通过“资金来源”抵消成本。2026年赤字率预计升至GDP的7.1%(2025年为6.7%),同比增加约3100亿美元,赤字主要源于经济放缓内生效应。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移民限制收紧及增长疲软导致财政收入减少。仅三分之一的赤字增幅可归因于TCJA延期外的主动财政刺激,显示政策扩张力度有限。虽然关税增收效应可部分缓冲赤字压力,但影响预计有限。
我们认为立法程序有望在2025年底前完成,最早的落地时间或在8月,但主要的政策调整需要到2026年才能生效。债务上限条款或将捆绑通过,以确保财政部在国会的8月休会期间仍具有融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保持对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的交易头寸。买入30年期国债期货/互换,同时卖出3年期国债期货/互换。以及买入5y5y远期利率互换,卖出1y1y远期利率互换。反映市场对利率终值下修的预期。在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短端利率下行压力与长端风险溢价抬升共同驱动曲线形态调整。
三菱日联:20年日债标售疲软引爆长端收益率,日元在G7预期及政策差异中寻获支撑
周二,日本国债市场供需失衡迹象明显,2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飙升14个基点,30年期国债收益率亦上涨15个基点。其中,2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自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3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创下自1999年该品种发行以来的历史新高。今日进行的20年期国债标售表现疲软,是导致长端收益率曲线大幅波动的催化剂,其投标倍数(2.5倍)为2012年以来最低。
在日本央行六月会议召开前,该行正就其缩减日本国债购买规模的步调征求市场参与者的反馈。若当前的价格波动持续,日本央行或需考虑采取更为谨慎的节奏。
日元方面,在财务大臣加藤胜信确认计划于本周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G7)财长会议上与贝森特会晤后,日元有所升值。双方讨论的议题将包括外汇问题。鉴于贝森特认为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导致美元相对于日元估值过高的根本原因,此次会晤的结果可能被视为抑制日本央行转向更为鸽派立场的意愿。其次,澳洲联储周二宣布降息——此次降息在市场预料之中,但其鸽派的政策沟通,特别是承认曾考虑今日降息50个基点的表态,则出乎意料。澳大利亚的2年期国债收益率因此下降了16个基点。在其他G10国家央行仍在降息的背景下,日元作为G10货币中的突出者,其政策信号仍偏向再次加息。即使日本央行最终不再加息,其也极不可能重返货币宽松政策,这将继续为日元提供支撑。
(亚汇网编辑: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