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燃油、沪铅、低硫燃料油、国际铜小幅上涨。跌幅方面,沪银、沪金跌超1%,苯乙烯、纯苯、玻璃、合成橡胶小幅下跌。2年期国债期货(TS)主力合约跌0.01%,5年期国债期货(TF)主力合约跌0.05%,10年期国债期货(T)主力合约跌0.06%,30年期国债期货(TL)主力合约跌0.24%。国内期货主力合约资金流入方面,沪铜2512流入25.04亿,上证50 2512流入3.81亿,沪锡2512流入3.61亿;资金流出方面,中证1000 2512流出51.83亿,沪深300 2512流出16.44亿,中证500 2512流出12.74亿。
交易行情热点:
热点一:硅锰
本周盘面震荡上行。硅锰周度产量继续小幅回落,需求回升。临近月底,仓单和有效预报合计数量持续下降中,隐性库存占比增加,北方工厂报价在5600元/吨周边,南方工厂报价较为混乱,上涨幅度更为明显,报价5650-5700元/吨区间为主,下游钢厂需求以及定价仍弱势,零售成交压力较大,基差报价维持在北方提货01下浮200-250左右。河北某大型钢厂招标定价5820元/吨。成本端,锰矿报价保持坚挺,下游采购情绪偏谨慎。半碳酸受外盘定价延期影响,近日低价惜售情绪转浓,成交上涨0.2元/吨度左右,化工焦价格暂稳,焦炭第二轮提涨预计近期落地,利润情况较差。
热点二:豆粕
短期市场受中美经贸互动、油厂榨利亏损与高供应、下游采购增加等因素交织影响,预计延续震荡格局。受节后补库影响,现货提货量有所增加,沿海豆粕价格窄幅波动,油厂大豆周度压榨量高位运行,豆粕库存处于季节性高位。尽管近端榨利亏损限制大跌空间,且存在美豆长期缺口预期,但政策方向不明朗前,豆粕多空博弈激烈,短期或维持区间震荡,需关注中美经贸磋商进展、油厂挺价与下游采购节奏的动态平衡。
热点三:20号胶
整体处于季节性旺产期,需求端半钢胎因雪地胎库存不足正在加紧排产,开工率已回升至节前水平(强);全钢胎厂家尝试涨价但需观察实际落地情况;汽车出口抬升印证终端需求良好;库存方面青岛干胶开始大幅降库,期货库存降至近五年历史同期最低位(强);标胶进口表现一般,混合胶相对强势。
行业政策要闻:
一、工信部征求意见:各省(区、市)炼铁、炼钢产能置换比例均不低于1.5:1 三种情形可实施等量置换
10月24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就《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指出,各省(区、市)炼铁、炼钢产能置换比例均不低于1.5:1。对2021年6月1日之后兼并重组新取得的合规产能用于项目建设的,各省(区、市)炼铁、炼钢产能置换比例均不低于1.25:1。
二、郑商所修订《郑州商品交易所锰硅期货业务细则》《郑州商品交易所硅铁期货业务细则》
10月24日讯,为持续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期货标准不断贴近现货产业实际,促进品种功能发挥,郑州商品交易所拟对《郑州商品交易所锰硅期货业务细则》《郑州商品交易所硅铁期货业务细则》作如下修订:
一是优化锰硅、硅铁厂库交割交收流程,将厂库标准仓单的交货地点确定方式改为厂库在注册仓单时选定有交割仓库的省级区域,提货人在该区域选定具体提货仓库。
二是优化锰硅、硅铁期货质检取样方式,在保留现有质检机构采样检验的基础上,增加由交割仓库负责粒度检验及元素检验样品采样的选项,仓单注册人可自行选择由质检机构或交割仓库实施。
三是优化硅铁期货出库复检筛下物粒度超标补偿方案,加大不合格交割货物的补偿金额。
四是更新锰硅期货基准交割品国标编号、规定牌号。
三、我国首次专门立法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10月24日讯,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10月24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共8章65条,内容主要包括明确耕地保护总体要求,强化目标约束、完善保护布局,严格占用耕地管控,全力提升耕地质量,严格责任追究等。草案针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在土地管理法、粮食安全保障法等现行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专门法律,进一步全面、系统规范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活动,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后市展望:
一、油脂:马棕持续调整 豆油基差窄幅波动为主
10月23日,棕榈油期货主力合约收跌1.00%至9132.0元。10月23日收盘,棕榈油期货持仓量:+11454手至357819手。广东广州港地区24度棕榈油现货价格9150元/吨,较前一日下跌30元/吨,广东地区工厂10月基差最低报2601+20。马来西亚BMD毛棕榈油期货震荡回落调整,短线料会反复地测试4400令吉的支撑作用,之后在产量增长和出口增幅放缓的潜在利空打压下,仍存在着跌破后向下进一步回落的压力,以寻求下方4350令吉给予支撑,关注后市能否在此获得支撑而逐步止跌企稳。
二、宏观氛围偏暖 铜价震荡偏强
10月23日,沪铜期货主力合约收涨1.27%至86070.0元。10月23日收盘,沪铜期货资金整体流入9.46亿元。国内,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对十五五规划定调,政策预期提振市场情绪。海外,中方高层将于 24 日至 27 日赴马来与美方举行经贸磋商,中美即将重回谈判,市场避险情绪改善。贸易战担忧有望缓和,国内政策预期升温,加之全球库存拐点进入窗口期,预计铜价在宏观与产业利多共振下震荡偏强运行为主。
三、甲醇下游需求有复苏信号 玻璃需求刚性跟进为主
10月23日,玻璃期货主力合约收涨1.65%至1108.0元。10月23日收盘,玻璃期货持仓量:-891手至1658907手。沙河地区 5mm 大板市场价 1126 元/吨,环比持平;各区域间略有分化,其中华东5mm 大板市场价 1270 元/吨,环比-10 元/吨;华北 5mm 大板市场价 1140 元/吨,环比持平;华中 5mm 大板市场价 1150 元/吨,环比持平。当前玻璃市场驱动依旧不足,趋势性上涨动能不足,短期宽幅震荡思路对待。关注本周重要会议导向,以及沙河煤改气进展、宏观情绪及商品市场整体走势。
(亚汇网编辑:书瑶)






























